于谦的师傅石富宽辈分(于谦什么时候拜石富宽为师)

于谦什么时候拜石富宽为师

1985年拜师,值得一提的是,这中间衍生的、隐藏的故事有不少。

一、于谦拜师并不顺利

于谦在北京曲艺团学员班的搭档是刘颖,就是在《部的故事》里和于谦一起饰演交警的那位。学员班的学生要拜师,刘颖选择的是团里的明星李金斗,于谦从年龄各方面考虑其实也可以拜李金斗,就算不拜李金斗,团里还有刘洪沂、李国盛等前辈可以选择,但于谦却要拜外单位铁路文工团的石富宽为师。

石富宽通过和侯耀文在春晚和铁路文工团等渠道的合作正值全国闻名,于谦喜欢他的艺术和风格执意要拜石富宽。李金斗比较大气,主动帮于谦联系石富宽。要知道李金斗辈分小,比他小二十二岁的于谦要是拜了石富宽,就等于和自己平辈了,所以李金斗此举不仅是胳膊肘往外拐(对北京曲艺团来说),还非常高风亮节。

但是此时的石富宽却不愿意收于谦,不光是不收他,是什么徒弟都不收。相比之下,当时还没有师承的侯耀文都开始收徒了,石富宽却坚决不愿意当别人的师父。

但于谦比较执着,再加上李金斗的斡旋,最终经过一段漫长的精诚所至的过程,石富宽开了山门收下于谦。

二、于谦的辈分一直有个小疑问

石富宽为什么在当时不愿意收徒呢?除了年纪问题(36岁)之外,估计还和一件事有关系,那就是辈分存在争议,捎带着于谦的辈分也一直有个小疑问。

于谦的师承序列是于谦—石富宽—高凤山—高德亮—冯昆治—朱绍文,按照理论上排辈分,高德亮应该属于德字辈艺人,高凤山属于寿字辈,石富宽则是宝字辈,于谦妥妥文字辈。

但是,相声界一般都是按照石富宽文字辈、于谦明字辈对待的,这中间存在的争议点就是高德亮和高凤山的辈分曾经降过。

高凤山出身乞丐,在相声界没有任何根基,为了站稳脚跟拜了寿字辈门长张寿臣为干爹,因此他相当于自己降了一辈,高德亮出生于1911年,在德字辈里年纪太小,因此据说他也是降一辈行走江湖。这样一来,石富宽和于谦这一支的相声艺人都跟着降辈分了。

所以,从理论上讲,于谦应该属于文字辈相声艺人,但在实际上他是明字辈相声演员,换句话说郭麒麟在理论上和郭德纲是师兄弟关系,这在相声界并不罕见,因此没啥大不了的。

三、于谦不打快板的谣传

网络上有一种很有意思又很扯淡的说法,说于谦在舞台上从来不打快板,原因是因为一打快板就升了辈分变成和石富宽同辈了。

多说一句,网络上还有什么“高凤山降辈分是因为他是快板艺人,说相声必须降辈分”之类扯淡的说法。

先说一下于谦的师爷高凤山,从来没有什么快板艺人说相声要降辈分的规矩,李润杰和王凤山都是宝字辈艺人,而他们相声门的师父焦寿海和朱阔泉是寿字辈,并不是德字辈的。相声界不可能为高凤山量身定做一个他个人专享的规矩。

相声界同样不能为于谦设定一个他个人专用的规矩,他一上台打板就涨辈分,高峰和李菁凭啥不涨呢,这都是纯扯淡的说法。

至于说于谦因为和高凤山学过艺所以不能打板也是扯淡,马志明还跟周蛤蟆学过呢,赵佩茹跟焦德海学过,郭德纲跟常宝丰学过,曹云金跟田立禾学过……

于谦不在舞台上打快板的说法他自己曾在2011年德云社相声专场里专门解释过,他不打快板的原因是他没有,艺人们在这方面都比较自觉,没有的东西不能拿到舞台上演,那样对不起观众也对不起师门。

当初于谦拜师石富宽之后专门到师父家要过快板,是想学快板来着,但石富宽告诉他,我都不打板了你就别学了,我那板子是你师爷送我的,我不能给你。你就好好说相声吧。后来于谦还是自己买了快板学了学但水平一般,作为高门弟子如果快板水平不佳是有辱师门的,所以于谦只能藏拙。

相声演员于谦为什么降了一辈

于谦没有降过辈,他拜师之后就一直是明字辈。

于谦硬要说辈分有问题,也应该说他是涨了一辈。当年于谦在北京曲艺团的时候,跟搭档刘颖本来都安排拜师李金斗,结果刘颖拜了,于谦没拜。

原因是于谦从小就崇拜石富宽,要拜师也只愿意拜石富宽。但石富宽在圈内立了flag,绝对不收徒弟,于谦直接去只能吃闭门羹。但李金斗这人古道热肠,为了于谦反复去求石富宽,石富宽也架不住斗爷反复磨,就答应跟于谦见一面,结果于谦也是上人见喜,跟石富宽处热乎了,于是两人就定了口盟之约。

于谦跟石富宽是没有摆知的,他们在好几档节目中也说过这事,按照某人不摆知就不是师徒的理论,于谦就等于没门户,辈分自然就没了。

当时李金斗这些体制内的演员并不讲究辈分,就像姜昆为了李文华的门户跑断腿,这么做等于让搭档变成师爷,但姜昆没考虑这些,或者说他们就没把辈分当回事过。

石富宽也是一样,之前师爷留下来的问题,在石富宽这里根本不是事儿,也就近几年很多封建规矩沉渣泛起,石富宽这一支的事儿才被翻出来反复聊。

石富宽师父高凤山,快板三大派之一高派创始人,在相声界高凤山拜的是高德亮。高德亮是高闻元之子,冯昆治的徒弟,论辈分应该是德字辈,那么高凤山就应该是寿字辈。

但业内一直传言高德亮有降辈,还说高凤山拜了张寿臣当干爹,等于降成了宝字辈。其实这说法非常外行,认干爹跟拜师父两码事,也影响不了辈分。郭德纲三个干爹,靳金来范振钰是文字辈,廉春明没门户,但冯巩姜昆都管廉春明叫师哥,那郭德纲是不是得管姜昆冯巩叫叔?

何云伟认了刘洪沂这个干爹,但刘洪沂还是让何云伟管他叫师爷,干父子是干父子,相声辈分是相声辈分,压根也不挨着。

所以高凤山跟张寿臣的干父子关系,不是高凤山降辈的证据。

比较靠谱的说法,是高德亮加入北京相声改进小组,小组里就他一个德字辈,而牵头的侯宝林等骨干都是宝字辈,他在里面充师爷的话,工作会不好开展。再者新中国不兴这些封建陋习,侯宝林等人都尽量不展示那些江湖习气,所以高德亮主动降了一辈,跟大家按年龄论。

其实相声界一直都有“先论后不改”的规矩,在你有相声辈分之前,跟谁谁谁按照什么关系称呼,有了相声辈分以后也不必改大小辈。

举个例子,赵伟洲跟谢天顺王佩元是同学,王佩元还是赵伟洲给开的蒙,结果赵伟洲后来辈分最小,但他还是跟王佩元谢天顺以姓名互称,没有师叔师爷那么叫。

王玥波李菁何云伟应宁也是关系很好的朋友,后来王玥波拜了马贵荣,李菁拜了师胜杰,而何云伟拜了郭德纲,应宁拜了王谦祥,按辈分王玥波李菁比何云伟应宁都大一辈,但他们还是以平辈互称。

王玥波从小就管李金斗叫叔,后来他成了明字辈,跟李金斗平辈,但他还是管李金斗叫叔,这就是先论后不改。

当然也有特别看重辈分的,恨不能在所有场合都给人当大辈。比如郭德纲老师,方清平跟他都是廉春明干儿子,但方清平师父是李金斗,所以郭德纲就爱听方清平管他叫叔,哪怕方清平比他还大几岁,但充大辈的感觉爽到没边,必须要坚持。

石富宽则跟体制内的大部分演员一样,不太看重辈分,所以他才不愿意乱收徒弟,也就碍着李金斗面子收了于谦,后来又帮德云社收了侯震孙越刘献伟,但都没有摆知,就是口盟+拜门而已。

假如石富宽跟某人一样矫情自己可能是宝字大辈,那于谦跟郭麒麟就会很尴尬,于谦会面临被大班主列为欺师灭祖的风险,郭麒麟则可以跟自己爸爸论师兄弟,也得要找倒霉。

于谦性格也随师父,对辈分没啥兴趣,不会为了抄别人便宜煞费苦心攀大辈的。

再者说了,没钱的爷爷是孙子,有钱的王八大三辈,以于谦的财富值,就算他拜的是岳云鹏,也有一堆人的抢着孝敬他的。

为什么有人说于谦和高峰,都比郭德纲高一辈

郭德纲、于谦和郭峰是德云社的“三巨头”,而且这三位还是平辈的师兄弟,不过也有人说,于谦和高峰,其实都是降了一辈,不降辈的话,得是郭德纲的师叔辈,其实这种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只不过于谦和高峰的降辈不是自己降,而是“被降了一辈”。

于谦、郭德纲和高峰的师承辈分

在德云社,于谦和郭德纲自不用说,是台柱子,而高峰则是总教习,能耐不亚于这两位,而且从相声辈分上来说,这三位都可以说根正苗红,同属于相声界的明字辈,和姜昆、冯巩、李金斗是一个辈分。

高峰于谦郭德纲

郭德纲师承侯耀文,而侯耀文自不必说,其父亲是一代相声大师侯宝林,而师父则是宝字辈相声门长通天教主赵佩茹,所以侯耀文是实打实的相声文字辈,所以郭德纲也自然就是明字辈了。

于谦师承石富宽,石富宽先生仍健在,其师承相声名家高凤山,而石富宽更是和侯耀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组成了黄金搭档,可谓火遍当时,石富宽先生是文字辈,所以于谦也是明字辈。

高峰师承范振钰,范振钰曾和高英培搭档,是当时火爆的“高范”组合,只要两人一登台,保准是掌声雷动,范振钰师承班德贵,是马三立的徒孙,也是标准的文字辈,所以高峰也是明字辈。

于谦为什么会比郭德纲高一辈?

既然三人的辈分都是明字辈,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于谦比郭德纲高一辈呢?其实这话也并非毫无依据,依据就出在于谦的老祖身上。

高德亮

于谦师承石富宽,石富宽师承高凤山,高凤山师承高德亮,辈分的问题就出在高德亮身上了,高德亮生于1911年,其父亲是相声艺人高闻元,师父则是冯昆治,按照父亲和师父的辈分,高德亮就是妥妥的德字辈了,但是高德亮年龄太小,比如寿字辈的大门张张寿臣,就比高德亮大十几岁,但是如果高德亮是德字辈,那么张寿臣就得问这个“小老弟”喊师叔,况且艺术上,张寿臣可以说一统江湖,这个师叔怎么也喊不出口,所以一种说法是张寿臣逼高德亮降辈,而高德亮跑江湖卖艺,不敢不同意,于是自降一辈,所以这一枝也就都跟着降辈了。

张寿臣

另一种说法是,高德亮建国后参加了相声改进小组,这个相声改进小组中大多都是宝字辈,得称呼高德亮为师爷,高德亮自己觉得这样不好,而且自己年龄也不大,就自降一辈,成为了寿字辈。不管怎样,高德亮这降辈的事,同行也都认可,所以石富宽也就是文字辈对待,于谦就算明字辈了。

高峰为什么降一辈?

其实高峰的情况和于谦一样,都是师门里面有人降辈了,不过不同的是于谦的老祖是自降一辈,而高峰的师爷则是拜师降辈,相比而言,这种降辈更有说服力,毕竟师承关系都改变了。

班德贵

高峰师父是范振钰,范振钰的师父是班德贵,班德贵生于1920年,这个年龄当寿字辈的确太小,但是班德贵拜师张杰尧,张杰尧又称张傻子,其一生充满了传奇,其拜师高闻元,算是德字辈,但是张杰尧年龄并不大,其生于1893年,虽然是德字辈,但是也只比寿字辈的门长张寿臣大几岁而已。

张杰尧能耐大,脾气也大,其独立特行,受到了不少相声界同行的排斥,张杰尧干脆改名“张稽祖”,成为相声界的祖宗,事情闹大了,当时相声界的当家人张寿臣不得不前来和解,张杰尧才改回名字,但是张寿臣也代表相声界承认了张杰尧的德字辈辈分,并称呼其是傻大爷。

张杰尧和张寿臣

班德贵师承张杰尧,那就是寿字辈,要是这样算,那么高峰就是文字辈了,但是班德贵年龄小,后来又来天津演出,师父张杰尧给自己带来的麻烦不小,单这个辈分就不好说,于是班德贵后来改投马三立,成为宝字辈,等于是自降一辈,随着班德贵的降辈,其后面的范振钰和高峰也就跟着都降了一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