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古诗大全李白(端午节的典故和诗词你都知道哪些)

端午节的典故和诗词你都知道哪些

谢邀请: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卢肇(唐代)

小雨湿黄昏。重午佳辰独掩门。

李之仪(宋代)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张耒(宋代)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汤显祖(明代)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宋代)
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描写端午的古诗词有哪些

通过查找资料,找出了几首唐代有关端午的诗歌

1.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2.岳州观竞渡

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3.端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同州端午

殷尧藩

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

5.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韩,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描写端午的古诗词有哪些

通过查找资料,找出了几首唐代有关端午的诗歌

1.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2.岳州观竞渡

张说

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

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

土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

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

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

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

3.端午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4.同州端午

殷尧藩

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

5.竞渡曲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耆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韩,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