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天的诗句大全集(你知道的描写春色迷人的诗句有哪些)

你知道的描写春色迷人的诗句有哪些

《踏青》

(鹧鸪天)

春意盎然馨风刮,

芳草萌绿满树花。

阵阵香气漫川洒,

景色怡人美如画。

小河水,奔流下,

枝头群鸟叫喳喳。

出游踏青赋闲暇,

追蜂逐蝶尽性耍。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故事在传唱朋友之间的好交情

编撰:史遇春

一、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朋友,一位名叫管仲,另外一位叫鲍叔牙。

管仲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他还要奉养年迈的母亲。鲍叔牙知道了管仲的境况后,想帮帮他。于是,鲍叔牙就邀管仲一起去做生意。虽说是两人一起合伙做生意,但是,管仲没有钱,所以,生意的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出资的。当生意赚了钱之后,两人分红,每次,管仲拿的都比鲍叔牙多。

对于分红的事,鲍叔牙的仆人很不解,他问鲍叔牙道:

“老爷,这个管仲真是奇怪。每次做生意,他就象征性地拿那么点本钱,比老爷您少那么多,为什么每次分红的时候,他却都要拿得比老爷您还多那么多啊?”

鲍叔牙对仆人说:

“不可以这么说!管仲有他的难处啊。他家里穷,又要奉养母亲,他多拿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有一年,齐国有了战事,管仲和鲍叔牙一起去打仗。在战场上,每次进攻的时候,管仲都远远地躲在最后面。

一起战斗的同伴都骂管仲道:

“管仲这家伙,真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

听大家这么说管仲,鲍叔牙马上替管仲说话:

“各位战友,你们都误会管仲了!他不是怕死,他是孝顺的人,他要留着自己的命,战后好照顾老母亲呀!”

管仲听到鲍叔牙的话之后,非常感动,他当众说到:

“生我养我的是我的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可是鲍叔牙呀!”

后来,齐国的国王死掉了,太子诸儿当上了国王。诸儿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不做正事。基于对局势的准确预判,鲍叔牙认为齐国一定会发生内乱,于是,他就和齐公子小白逃到莒国。这个时候,管仲则随着齐公子纠逃到了鲁国。

不久之后,齐王诸儿被人杀死,齐国发生了内乱。管仲想杀掉公子小白,让公子纠执掌齐国的大政。管仲在射杀公子小白的时候,定位不准,把箭射偏了,公子小白没死。

后来,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比管仲和公子纠提早回到了齐国,公子小白做了齐国的国君。

公子小白即位掌权后,他决定任命鲍叔牙为齐国的宰相。鲍叔牙却对公子小白说:

“管仲各方面的才能都胜过我,大王您应该请他来当宰相!”

公子小白一听,十分生气,他对鲍叔牙说道:

“管仲要杀我,他是我的仇人。你竟然让我请他来当宰相!……”

公子小白还没说完,鲍叔牙即禀到:

“大王,管仲要射杀您,这不能怪他。他也是为了帮助他的主人公子纠才这么做的呀!”

公子小白听了鲍叔牙的话,就请管仲回来当宰相,而管仲也真的帮公子小白把齐国治理的非常好呢!

后来,大家在称赞朋友之间有很好的友谊时,就会说他们是“管鲍之交”。

公子小白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

管仲就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齐国名相。关于管仲,孔子曾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二、知音之交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还是对自己的技艺不满意,他总觉得,自己还无法用手中的琴出神入化地表现出对各种事物的感受。

俞伯牙的老师知道后,带着他,乘船来到东海的蓬莱岛。老师让俞伯牙欣赏自然界的大好风光、优美景色,让俞伯牙倾听大海潮起潮落的声音、汹涌波涛的动静。俞伯牙观见碧浪滔天、海潮涌动、浪花飞溅;海边飞鸟翻飞,鸣声入耳;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和谐动听的音乐。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但是无人能听懂他的音乐,他感到十分的孤独和寂寞,心中难眠无奈苦恼。

一天夜间,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着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心情大畅,马上取来鸣琴,弹奏起来。这琴声悠扬,播散四野。忽然,俞伯牙感觉有人在听他弹奏。俞伯牙停了手,往私下看了看,发现一位樵夫站在岸边。俞伯牙礼请樵夫上船稳坐,自己继续弹奏未竟的曲子。

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正情动处,樵夫道:

“此处雄伟而庄重,好像耸入云端的高山一样!”

俞伯牙微微点头,继续弹奏,当他的曲子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

“宽广浩荡,好像滚滚流水在眼前,身处无边海边一般!”

俞伯牙听言,激动地说:

“先生真是我的知音啊!”

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

后来钟子期早亡,俞伯牙得悉后,他就在钟子期的坟前轻抚平生最后一支曲子,然后尽断琴弦,摔琴而去,终生不再鼓琴。

俞伯牙、钟子期的故事千古流传。高山流水的美妙乐曲至今还萦绕在人们的心底耳边。那种知音难觅,知己难寻的故事却世世代代为人们所艳羡.

世上像俞伯牙与钟子期一般的知音朋友实在是太少了。

唐代诗人孟浩然曾叹曰:“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唐诗人贾岛却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丘。”.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无眠之夜也曾道:“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知音之交的典故出自《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三、舍命之交

春秋时,楚庄王招贤。

西羌积石山,有一贤士左伯桃,年近四旬,未尝出仕。后左伯桃听得楚庄王慕仁好义,乃携书一囊,辞别邻友,径奔楚国。

左伯桃迤俪来到雍地,时值隆冬,风雨交作。左伯桃冒雨迎风,行了一日,衣裳都沾湿了。天色昏黄,他走向村间,欲觅宿处,远远望见竹林之中,破窗透出灯光,径奔过去。

左伯桃轻叩柴门,有一人启户而出。左伯桃施礼曰:

“小生西羌左伯桃。欲往楚国,中途遇雨,无旅邸之处。求借一宵,未知可否?”

那人闻言,答礼云:

“兄台无须多礼,容我取火烘衣,共坐闲话。”

当夜烧竹为火,那人炊办酒食,意甚勤厚。伯桃乃问姓名。那人曰:

“小生羊角哀,独居于此,平生酷爱读书。今幸遇贤土远来,但恨家寒,乏物款待。”

伯桃曰:

“阴雨之中,得蒙遮蔽,更感佩一饮一食!”

当夜,二人抵足而眠,共话学问。比及天晓,淋雨不止。角哀留伯桃在家,尽其所有相待,结为昆仲,伯桃年长为兄。雨止道干,伯桃曰:

“贤弟有王佐之才,抱经纶之志,不图竹帛,甘老林泉,深为可惜。”

角哀曰:

“非不欲仕,但未得其便。”

伯桃曰:

“今楚王虚心求士,贤弟既有此心,何不同往?”

角哀曰:

“愿从兄长之命。”

遂收拾路费粮米,二人同往南方进发。行不两日,又值阴雨,盘赉罄尽,只有行粮一包,二人轮换背负。其雨未止,风又狂作,变为一天大雪。二人行过歧阳,道经梁山路,问及樵夫,答说:

“此去百余里,并无人烟,荒山旷野,狼虎成群,且休前去。”

伯桃与角哀曰:

“贤弟心下如何?”

角哀曰:

“自古道生育命。既然到此,只顾前进。”

又行了一日,夜宿古墓中,衣服单薄,寒风透骨。次日,雪越下得紧,厚可盈尺。伯桃受冻不过,曰:

“此去百余里,绝无人家;行粮不敷,衣单食缺。若一人独往,可到楚国;二人惧去,纵不冻死,亦必饿死。我将身上衣服给你,贤弟可独携此粮,强挣而去。我行不动了,宁可死于此地。待贤弟见了楚王,必当重用,那时却来葬我。”

角哀曰:

“焉有此理?你我虽非同胞,义气过于骨肉。我安忍独去?”

遂不许,扶伯桃而行。行不十里,伯桃曰:

“风雪越紧,如何去得?且于道旁寻个歇处。”

路边一株枯桑,颇可避雪,那桑下止容得一人,角哀遂扶伯桃入去坐下。伯桃命角哀敲石取火,热些枯技,以御寒气。比及角哀取了柴火到来,只见伯桃脱得赤条条地,浑身衣服,都做一堆放着。

角哀大惊,曰:

“吾兄何为如此?”

伯桃曰:

“吾寻思无计,贤弟勿自误了,速穿此衣服,负粮前去,我只在此守死。”

角哀抱持大哭曰:

“吾二人死生同处,安可分离?”

伯桃曰:

“若皆饿死,白骨谁埋?”

角哀曰:

“若如此,弟情愿解衣与兄穿了,兄可负粮去,弟宁死于此”

伯桃曰:

“我平生多病,贤弟少壮,更兼胸中之学,若见楚君,必登显宦。我死何足道哉!”

角哀曰:

“令兄饿死桑中,弟独取功名,此大不义之人,我不为。”

伯桃曰:

“我自离积石山,至弟家中,一见如故。知弟胸次,以此劝弟求进。不幸风雨所阻,此吾天命当尽。若使弟亦亡于此,乃吾之罪也。”

言讫,欲跳前溪觅死。角哀抱住痛哭,将衣拥护,再扶至桑中。伯桃把衣服推开。角哀再欲上前劝解时,但见伯桃神色己变,四肢撅冷,一不能言,以手挥令去。

角哀寻思:

“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

乃于雪中再拜伯桃而哭曰:

“不肖弟此去,望兄阴力相助。但得微名,必当厚葬。”

伯桃点头半答,角哀取了衣粮,带泣而去。

伯桃死于桑中。

角哀捱着寒冷,半饥半饱,来到楚国。次日入城,问人曰:

“楚君招贤,何由而进?”

人曰:

“宫门外设一宾馆,令上大夫裴仲接纳天下之士。”

角哀径投宾馆前来,正值上大夫下车。角哀乃向前而揖,裴仲见角哀衣虽蓝缕,器宇不凡,慌忙答礼,问曰:

“贤士何来?”

角哀曰:

“小生羊角哀,雍州人。闻上国招贤,特来归投。”

裴仲邀人宾馆,具酒食以进,宿于馆中。次日,裴仲到馆中探望,将胸中疑义盘问角哀,试他学问如何。角哀百问百答,谈论如流。裴仲大喜,入奏庄王,王即时召见,问富国强兵之道。角哀首陈十策,旨切当世之急务。庄王大喜!设御宴以侍之,拜为中大夫,赐黄金百两,彩缎百匹。

角哀再拜流涕,庄王大惊而问曰:

“卿痛哭者何?”

角哀将左伯桃脱衣赠粮之事,一一奏知。庄王闻言,为之感伤。诸大臣旨为痛惜。元王曰:

“卿欲如何?”

角哀曰:

“臣乞告假,到彼处安葬伯桃,回来再事大王。”

庄王遂赠己死伯桃为中大夫,厚赐葬资,仍差人随角哀车骑同去。

角哀辞了庄王,径奔梁山地面,寻旧日枯桑之处。果见伯桃死尸尚在。角哀乃再拜而哭,呼左右唤集乡中父老,卜地于浦塘之原:前临大溪,后靠高崖,左右诸峰齐抱,风水甚好。遂以香汤林浴伯桃之尸,穿戴大夫衣冠;置内棺外椁,安葬起坟;四周筑墙栽树;离坟一十步建享堂;塑伯桃仪容;立华表,柱上建牌额;墙侧盖瓦屋,令人看守。造毕,设祭于享堂,哭泣甚切。乡老从人,无不下泪。祭罢,各自散去。

四、胶漆之交

陈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陈重年轻时与同郡的雷义为知交。两人一起研读《鲁诗》、《颜氏春秋》等经书,都是饱学之士。

豫章太守张云听闻陈重之名后,对他的德才品行非常嘉许,举荐陈重为孝廉。

陈重感觉雷义在诸多方面都胜过自己,于是,他要把功名让给雷义。陈重先后十余次向太守申请,张云都未批准。

第二年,雷义因为才行俱佳,也被选拔为孝廉。

至此,陈重与雷义二人才一起到郡府就职。

陈重与雷义的同事中有一位小吏家遭变故,举债负息达数十万钱。债主天天上门向小吏索讨,小吏跪求暂缓,债主并不通融,且欲将此事诉诸官府。

陈重得知情况后,私下替小吏还债。小吏对此感恩戴德,登门向陈重道谢。陈重若无其事地说:

“你大概弄错了吧!这事不是我做的,或许是与我同名同姓的人代你偿还的吧!”

他始终不谈自己的善举。

有一次,一位同事告假回乡。因为事情紧急,他慌忙中错穿了别人的裤子,也没发觉,就回去了。失主怀疑是陈重拿走的,陈重知道后,并未申辩,而是去买了一条新裤子赔偿给失主。直到告假回乡的同事归来,丢失裤子的事件才真相大白。

后来,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代人受罪,被免职。陈重也以身体有病为理由辞职,与雷义一同还乡。

再后来,陈重复出,作细阳县令,颇有政声。他在任职期间的各项举措深得民心,又升任会稽郡太守。因为姐姐去世守丧,陈重辞官离职;守丧期满,他被司徒征召,官拜侍御史,卒于任上。

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初任郡府功曹,在任其间,他举荐擢拔了很多德才兼备的人,却从不夸耀自己的功劳。

雷义曾经救助过一个犯了死罪的人,使他公正审判后减刑、得以赡养一家老少。那人为了感谢雷义的再造之恩,攒了两锭黄金送到雷家,以示感恩。雷义坚辞不受。那人没法,只好趁雷义不在家时,暗暗把黄金放在雷家老屋的天花板上。几年后,雷义家修葺房屋,翻开屋顶,才发现那两锭黄金。但是,这个时候,送黄金的人已经过世,其家人妻小也不知身在何方,因此,黄金无法退还。于是,雷义便将这两锭黄金交付县曹,充入官库。

雷义任尚书侍郎时,有一同僚因犯事,当受处罚,雷义为他分担责任,向上司上书申辩,愿意自己独担罪责。陈重闻知,弃职进京自陈曲衷,请求为雷义赎罪。

后汉顺帝下诏,两人皆免官,并免予刑事处分。

雷义曾被举荐为秀才,他请求把这功名让给陈重,刺史不予批准。雷义就假装发狂,披头散发在街上替陈重奔走呼吁,而不去应命就职。

陈重与雷义的事迹传遍乡里,广为传颂。人们都说:

胶和漆自认为融为一体,坚不可摧,但还是不如陈重与雷义,荣辱与共,生死相依。

后来,三府同时征召两人,雷义被任命为太守,让他持节督察郡国的风俗教化,他设席讲学,太守令长各级官员来听讲的有70多人。不久雷义官拜侍御史,授南顿令,卒于任上。

世人赞道:

陈雷胶漆,肝胆相照;为官为民,政声载道。

五、鸡黍之交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一名范汜,他和汝南人张劭是朋友。张劭字元伯。

范式和张劭两人曾经同时在太学(朝廷最高学府)学习。

有一次,范式要回到乡里,他就对张劭说:

“二年后我还回来。回来时将经过你家,我会前去拜见你父母,看看你的小孩。”

张劭听说此话后,非常高兴,两人粗略估摸下了未来见面的时间,并愉快地约定了见面的日期。

时光荏苒,很快,范式与张劭约定的会见日期就要到了。

张劭把约定见面的事情地告诉了母亲,并请母亲提前准备酒菜,自己好款待范式。

张劭的母亲听说此事后,对张劭说:

“你们分别已经有两年时间了,虽然那时约定了日期,但是,你们之间远隔千里,你怎么就那么确信无疑呢?”

张劭回答母亲道:

“范式是个守信的人,虽然是两年前的约定,但是,我可以肯定,他绝对是不会违约。”

张劭的母亲说:

“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为你们先酿点酒吧!”

到了二人的约定的日期,范式果然到了,他先去拜见了张劭的母亲。之后,范、张二人对饮,尽欢之后才相互告别。

后来,张劭得了病,病情十分严重。张劭同郡的郅君章、殷子征日夜照看他。张劭临终时,叹息到:

“遗憾的是,临终之前,没有见到我的至交好友。”

殷子征说:“我和郅君章,都尽心和你交友,如果我们都称不得上是你的至交好友,那还有谁能算得上?”

张劭说:

“你们两人,是我的生不相弃的朋友;山阳的范巨卿,是我的死不相负的朋友。”

不久以后,张劭病死了。

张劭死后,范式忽然梦见了他。梦中的张劭,带着黑色的帽子,穿着袍子,仓促的叫范式道:

“巨卿,我在某日死去,在某天埋葬。我将永归黄泉,你没有忘记我啊?怎么不来看我?”

范式恍然睡醒,悲叹落泪,他按照礼仪,穿着祭奠朋友的丧服,去送张劭最后一程。范式骑着马,急匆匆前行,在他还没有到达张劭的丧礼现场时,那边已经为张劭发丧了。

送葬的人抬着张劭的棺木,到了坟穴。送葬的人要将棺材落下,安放进墓室,奇怪的是,不是这里顶到,就是那里卡着,张劭的棺材半天都放不进墓室。

张劭的母亲流着泪,抚摸着儿子的棺材说到:

“儿啊,难道你还有未了心愿?”

于是,老人家吩咐停下来,稍等再安放。

没过一会儿,送葬的人们就看见远远有白车白马疾驰过来,车马声中,夹着悲戚戚的号哭。

张劭的母亲虽然没有看清来人的样子,她非常肯定地说到:

“这一定是张劭的好友范巨卿到了,快快迎接。”

送葬的人对张劭母亲的话语半信半疑。待范式走近,果然证明张母所言正确。

范式到了之后,吊唁张劭说:

“元伯你走了,从此你我死生异路,天人永隔,这一辈子,再无相见之日……”

话未说完,已经流涕失声。

参加张劭葬礼的,据说有上千人。看到范式因为亡友痛断肝肠,众人都为之落泪。

哭罢亡友,范式亲自拉起牵引灵柩的大绳。这时,棺木被顺利安放进墓室。

为了追思悼念亡友,范式在张劭的坟墓旁边住了一段时间,为亡友守墓。他还在张劭的墓前种植了柏树,守墓礼结束后,他才离开。

文后注: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丰盛饭菜。

《论语》 卷九《微子第十八》:“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六、忘年之交

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喜欢文学,博览群书。

建安年间,汉献帝在许昌建都,孔融累次升迁,做到了“将作大匠”(官名,相当于大良造,到汉朝时已无实权)。孔融见的曹操野心越来越大,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因此,他总是写奏章讽刺曹操。曹操忌惮孔融的名声,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山阳郡守郗虑,很会见风使舵,因为孔融所犯的一些错误上奏,请求免去孔融的官。曹操趁机罗织罪名,构陷孔融,其言辞大体如下:

孔融曾经与祢衡大放厥词,互相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说祢衡是“颜回复生”。

他们的这些讲法,显然犯了大不敬之罪,因此被害。

孔融和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璃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公干,并称建安七子。其余六人都与曹操儿子曹丕、曹植很有交情,且都被曹操辟为掾属,只有孔融为汉尽命。

平原祢衡,字正平,也很有文采。祢衡自以为有文才、善言辩,因此桀骜不驯,喜欢讽刺时事,诋毁权贵,他只和孔融惺惺相惜,孔融也很喜爱他的才华。

那时,祢衡刚刚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岁,因为意气相投,于是结为好友。随后,孔融写奏疏推荐祢衡,并多次在曹操面前夸赞祢衡。曹操爱才,很想召见祢衡,但是,祢衡老是骂曹操。曹操虽然心里痛恨祢衡,但出于对祢衡才华的爱惜,并不想杀他。既然不能为己所用,曹操就派人把祢衡送给了荆州的刘表。祢衡看不起刘表,又侮慢刘表。刘表没有曹操那么爱才惜才,不能容他。刘表又把祢衡推倒了江夏太守黄祖身边,黄祖性子急,最后,祢衡被黄祖所害,死时候才二十六岁。

文后附:

1、《后汉书》 卷八十下·文苑列传第七十下《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2、何为“忘年交”?忘年交是指年龄相差20岁以上的两个或多个人的交往,虽然说,这表面上看来是两辈人(父辈和子辈)或(祖辈和孙辈),明显存在着年龄、时代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但是,因为他们的兴趣、爱好等等相似、相同即投缘对意,有其共同的“理想”、理念,相逢愉悦开心,话语投机,大有相识恨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同道中人很有可能成为“忘年之交”情结。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有哪些你舍不得换的个性签名

1.见好就收,不行就撤。

2.努力只能及格,拼命才会优秀。

3.日日无事,事复日日,忙忙亦茫茫。

4.我当然不会试图摘月,我要月亮奔我而来。

5.白天有说有笑,晚上睡个好觉。

6.别睡太晚,别爱太满。

7.感同身受这个词,根本不适合聆听者。

8.总是念念不忘错的人,你怎么等到对的人。

9.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

10.天要胖我,我不得不胖。

11.你要允许有一些人,有安静的青春。

12.日子还长,过客很多,也不差你一个。

13.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14.上了生活的贼船,就要做快乐的海盗。

15.就活这一次,下次不来了。

16.试图追赶过你,但山鸟与鱼不同路。

17.别人的参考只是参考,自己喜欢才最重要。

18.愿你历遍山河,仍觉得人间值得。

19.你知道的,你是我打不倒的热爱。

20.像一个孩子一样,永远相信希望,相信梦想。

21.风是柔柔的,云是粉粉的,你是甜甜的。

22.世间美好,随处可觅。

23.你就是正确答案,是他拿错了试卷。

24.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25.遗憾千万种,个人皆有不同。

26.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难平是人心。

27.不是发际线后退了,而是人生进步了。

28.不期待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期待。

29.趁着年轻,我要再和生活死磕几年。

30.我口袋只剩玫瑰一片,此行又山高路远。

31.或许换个时间,有些人真的很合适。

32.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