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的诗意和主题概括是什么?虞美人·枕上的介绍

《枕上》的诗意和主题概括是什么

《虞美人·枕上》是毛主席所写的一首词。该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全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自己妻子的怀念之情以及不舍在新婚初期就离开爱妻的无奈心情。

版本一

虞美人 ·枕上 

堆 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④,剩有离人影⑤。一钩残月向西流⑥,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 

版本二

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都灰尽,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白话译文

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正长,天色总是觉得很难亮起来,我无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数算点点的寒星,祈盼黎明。

通宵达旦,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却仍然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

虞美人·枕上的介绍

《虞美人·枕上》是毛泽东的词作。这首词写于1921年(有争议),1920年冬毛泽东与杨开慧结婚,翌年春夏间毛泽东外出考察,此词上阕写的是诗人自己的离愁别绪。起句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表现了愁苦之多,“江海翻波浪”,形象的比喻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愁绪。接着两句写诗人因愁苦而辗转反侧,只好披衣、起坐、仰望星空数星星,“寂寞”“寒”等形容词透露出作者寂寞、孤独的处境和对杨开慧的深情思念。词的下阕抒发的是诗人对离人的思念之情。“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这是化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名句“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天上的寒星随着天亮而逝去,在诗人眼中只留下了离人清晰的身影。百念成灰的时刻,剩下的就只有对离人的思念了。当诗人将视线转向西边的天空时,一钩残月渐向西落。古时常用月圆表示亲人的团聚,而用月残来表现亲人的离别。如今,面对着西沉的残月,怎能不让人伤心而流泪呢?一个“流”字,形象生动,不仅刻画出月亮西沉的动态美,而且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对“抛眼泪”的议论。抒写离别,歌咏爱情,在毛泽东的诗词中是弥足珍贵的。诗贵情,情贵真,没有感情的诗篇,就等于没有诗魂,也就失去了打动人心的力量。这首词在语言方面并没有过多的藻饰,但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种纯真质朴情感,读后动人心肠,令人难忘。

虞美人.枕上100字赏析

上阕写惜别之愁。“堆“字,形象地表现了愁闷之多,“愁何状“的设问,自然引出“江海翻波浪“。下阕抒伤别之苦。开头两句,直抒胸臆,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烬“与“剩“的鲜明对比写出伤别的深重。句句如感慨之言,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这种纯真质朴情感,读后动人心肠,令人难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