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蛇有毒没?中国十大致命毒蛇的排名

花蛇有毒没

花蛇,称银环蛇、白花蛇。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银环蛇的蛇毒作用主要是神经毒.被银环蛇咬伤后,局部仅出现麻木,感觉不大.一旦神经症状发作,严重者即可见到呼吸麻痹,易导致死亡.引起呼吸麻痹的原因可能是外周箭毒样作用.其作用发生较慢,但恢复亦慢或很难恢复.抗胆碱酯酶药的对抗作用不明显.五步蛇、蝰蛇的蛇毒作用主要是血循毒.被五步蛇咬伤后局部出现肿痛、淤斑、溃烂;全身可出现大量溶血、出血、咯血,水与电解质紊乱;甚者迅速出现血压骤降,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菜花蛇无毒。菜花蛇又名王锦蛇、大王蛇,主要生活在近水域的地方,是我国很常见的一种蛇,属于大型蛇类,为无毒蛇品种俗称的菜花蛇没有毒,菜花蛇学名王锦蛇,又称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它是无毒蛇中(除蟒蛇外)长势最快,形体较大的蛇类。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他近水域的地方。

原矛头蝮是有名毒蛇之一,又称为龟壳花、笋壳班等,只是在蛇类中,有一种无毒蛇也容易被当成原矛头蝮毒蛇,这就是拟龟壳花无毒蛇,又称为假龟壳花,伪蝮蛇等,看蛇名就知龟壳花蛇与拟龟壳花蛇有多相似!

有毒的龟壳花蛇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蛇容易混淆,龟壳花蛇与拟龟壳花蛇最明显的区分就是:有毒的龟壳花蛇的蛇头部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而无毒的拟龟壳花蛇的头部较圆。

拟龟壳花蛇是一种比较胆小谨慎的蛇类,会选择夜晚活动,主要捕食蟾蜍和蛙类,因为没有毒性,几乎没有什么攻击性,但若受到威胁,它较圆的头部会变成标准的三角形,一副非常凶猛攻击的样子,让敌人误认为这是原矛头蝮是一种毒蛇,实际上不具备毒液,攻击性也不强,杀伤力有限!

中国十大致命毒蛇的排名

十大致命毒蛇的排名:

第一名银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

单次排毒量很少,但是毒性极为猛烈,主要为神经毒素,作用于麻痹呼吸肌,伤者若不及时治疗,将在睡梦中死去,十分危险。

第二名眼镜王蛇眼镜王蛇属

虽然毒液的毒性不算很大,但是单次排毒量极大,性情十分凶猛,毒液里主要含有神经毒素,另也包含了心脏毒素。毒素由多肽及蛋白质所组成。单次咬伤致死度也极高。

第三名舟山眼镜蛇眼镜蛇属也叫中华眼镜蛇

属于前沟牙类毒蛇,毒液含有神经性和血循性混合毒,兼有麻痹呼吸肌及外出血症状,咬伤若不及时救治,将会有生命危险,而且其有主动攻击的习性。

第四名圆斑蝰蛇蝰蛇科蝰蛇科蝰亚科山蝰

圆斑蝰蛇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南及东南亚地区,其中又以泰国圆斑蝰蛇毒性最强。该蛇毒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毒性猛烈,通常被咬伤会造成肾损伤,所以也常被国人成为肾亏蛇。

第五名短尾蝮蝮蛇科,也叫白眉蝮

短尾蝮国内分布广,数量多,与人接触多,被咬伤者不在少数。其毒性猛烈,排毒量适中,最少致死量(MLD在2.0)左右,因此对人危害性较强。和原矛头蝮相比,毒性更强,但是比尖吻蝮排毒量少。

第六名中华珊瑚蛇眼镜蛇科珊瑚蛇属,也称丽纹蛇

本来是不想把它排名上去的,因为它性情温顺,几乎不咬人,分布范围也不广泛,但是毒性却极为猛烈,蛇毒含神经毒,导致反射失调、痉挛、惊厥、麻痹,最后死亡,主要是神经肌肉传递为主的神经毒作用。

第七名原矛头蝮蝮蛇科俗名烙铁头

原矛头蝮属于管牙类毒蛇,毒性主要以血循毒为主,人被咬伤2小时内若没有注射血清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伤残截肢,属于蝮蛇科中毒性较强的。

第八名尖吻蝮蝰蛇科蝮亚科也成为五步蛇

以蛇毒性来排名的话,五步蛇基本上排不到前十名,但是五步蛇排毒量极大,国内毒蛇咬伤者中,五步蛇咬伤所占的比重又很大,因此把它排在了第八名。

尖吻蝮的毒素是以蛋白质构成的溶血毒素,而这种毒素更是强烈出血性的(受害者会出现伤口疼痛及出血的即时现象,继而会肿大、起泡、组织坏疽以及溃疡,随后更会感到晕眩及心跳加速。)

第九名金环蛇眼镜蛇科环蛇属

金环蛇与银环蛇同属于环蛇,性情十分温顺害羞,人不过不主动招惹,基本不会咬人。但是其毒性确是十分剧烈,毒液毒素为神经毒素,中毒症状与银环蛇基本相同,但是毒性相比银环蛇温和,但是也非常危险。

第十名竹叶青蝰科竹叶青属也称焦尾巴

竹叶青个体较小,具有一定攻击性,竹叶青蛇毒一般的化学成分含有出血毒,多种酶类及少量神经毒素,从临床效果观察,竹叶青蛇属于血循毒类,被咬伤后,伤口局部会出现剧烈的灼痛,肿胀发展迅速,其典型特征为血性水泡较多见,且出现较早,一般较少出现全身症状。

头呈三角形的蛇是什么蛇是国家保护动物吗有毒吗

很多毒蛇的头都是三角形的,例如:山烙铁头、原矛头蝮、短尾蝮、竹叶青、五步蛇等。但也有无毒蛇进化出三角形的头,装成有毒蛇吓唬人的如:颈棱蛇。

中国境内的绝大部分蛇不是保护动物,但毕竟是野生动物,还是要爱护。

1、山烙铁头

俗名山竹叶青,阿里山龟壳花(台湾),黑斑竹叶青(福建),恶乌子,笋壳斑(四川西南)。

2、原矛头蝮

又名为龟壳花,为蝰科原矛头蝮属的爬行动物,俗名烙铁头、笋壳班等、老鼠蛇和恶乌子等,是台湾六大毒蛇之一。头长呈三角形,头长约为其宽的1.5倍。龟壳花常与无毒的拟龟壳花混淆,拟龟壳花的头部较圆。

3、短尾蝮

又称草上飞、地扁蛇,剧毒,多栖息于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区以及主要栖息于坟堆草丛及其附近。

短尾蝮体较短粗,头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吻棱明显,尾短,具管牙;有颊窝。头背深棕色,体腹面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4、竹叶青蛇

是蝰科、竹叶青蛇属的管牙类毒蛇。雄性最大全长77厘米,雌性98.1厘米。头较大、三角形,颈细,头颈区分明显。头顶具细鳞;左右鼻间鳞不相切,由细鳞分开;背鳞除最外一行外均起鳞。雄蛇体侧有一红白相间的纵线纹路,雌性体侧纵线纹路为白色或淡黄色。有2亚种。

5、尖吻蝮

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