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手中的鹅毛大扇倒底藏着什么玄机?诸葛亮手里拿的扇子叫什么名

诸葛亮手中的鹅毛大扇倒底藏着什么玄机

说起三国时期就会想起曹操刘备孙权三位三分天下的主公和各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还会想起那些一流谋士,其中诸葛亮最让人耳熟能详,诸葛亮一身素衣手拿鹅毛扇。我们不仅好奇诸葛亮手中的鹅毛大扇有何玄机?

诸葛亮的鹅毛扇如何得到

诸葛亮的鹅毛扇是其妻子黄月英送的,其父为黄承彦。黄月英从小便和名师学习奇门遁甲,谋略兵法以及各种阵法,学成之后,其师傅送给黄月英一把鹅毛扇。扇子上有明与亮二字,其师傅并嘱托黄月英,在下山之后遇到名字中带明,亮二字者就是你的如意郎君,待其成夫妇之时便可把此扇交于他以助其安定天下。而后黄月英巧遇诸葛亮,字孔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两人一见如故喜结连理,黄月英便把此鹅毛扇送给自己夫君诸葛孔明。

还有其他说法大致都是别人送的,有说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相赠,也有说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相赠,我觉得还是黄月英送的可信度高一些。

诸葛亮的鹅毛扇到底有何玄机

其一 鹅毛扇是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定情信物具有纪念意义,在我国古时候若是两人两情相悦会以信物互相赠送。互送对方以后两人基本上就会把定情信物随身携带,以表示对自己选择的爱情坚贞不渝。诸葛亮一生只爱黄月英一人,作为男人特别诸葛亮这样地位学识之人难免会受到各种美女的诱惑,每每看到鹅毛扇就会想起黄月英,给予诸葛亮拒绝诱惑的决心。

其二 以鹅毛为扇代表时刻有鹅之精神,鹅在家禽中具有很高的警惕性,遇到危险会马上提高警觉。生在乱世,在说诸葛亮在茅庐之中肯定也是危机四伏,因为在乱世民众在家遇到强盗之类的不在少数,有鹅毛扇在手时刻记的遇到问题和危险要警觉起来,见机行事。

其三诸葛亮出山之后第一战为火烧博望破,这一战让三军将士把诸葛亮当成神人也,诸葛亮成了三军的主心骨,有诸葛在攻必克、战必胜。再而后对战敌军之时,将士都会不由自主的看向诸葛亮,此时诸葛亮以手拿鹅毛扇随意扇动,给三军将士一种气定神闲,胸有成竹,一切尽在掌控之中的感觉,扇不离手以安军心。

其四 在三国乱世之中,骁勇善战之将士皆有武器防身,文臣也可有之。作为蜀汉之军师要有防身之术以防不测。武将有高超武艺就算没有武器自保不成问题,诸葛亮乃一文弱书生,我想手中鹅毛扇内必有机关,在受到伤害之时可保全自身。

其五 诸葛亮可能体制异于常人,我们在生活中也可能遇到过这样的人,甚是爱被蚊虫叮咬或者极度怕热,有此扇可驱除蚊虫叮咬,还能驱除炎热。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喜欢那种微风扑面的感觉,慢慢也就放不下了那个感觉了,就算寒冬之季节也会随手煽动一下享受那种微风扑面的感觉。

至此诸葛孔明与手中的鹅毛扇融为一体,时刻不愿分离,诸葛亮其智慧过人颇受文人雅士效仿,后世饱学之士皆以扇化作身份的象征。

诸葛亮手里拿的扇子叫什么名

诸葛亮手里拿的扇子叫白羽扇。

据《语林》上记载着: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边,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

诸葛亮幼年丧父,同叔父到南阳躬耕,后追随刘备,为了刘备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蜀汉开国后,被封为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光复大汉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缺乏良将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

羽毛扇的历史:

羽毛扇至今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七:“扇,羽扇最古。”“扇”字从“羽”也证明了扇子大家族中,以羽扇的出现为最早。

晋崔豹《古今注》:“雉尾扇起于殷世高宗。”据前秦王嘉《拾遗记》记载,羽扇始于周昭王时,有盂夏取鹊翅为扇之说,则羽毛扇已经有三千年的历史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诸葛亮,百度百科——洪湖羽毛扇

诸葛亮鹅毛扇是“丑妻”所赠吗

诸葛亮摇着的羽扇可说无人不晓。但这羽扇从哪儿来,就鲜为人知了。

诸葛亮于汗灵帝光和四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一个官吏之家。后来,诸葛亮随叔父逃乱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他爆料自己女儿非常丑。诸葛亮若想娶一个漂亮媳妇的话,就另请高就。诸葛亮下定决心,并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了黄家父女设立的一道道难关,最终赢得美人心。


其实,黄月英不但知识广博,而且并不丑陋。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相传就是从黄月英传授的技巧上发明出来的。荆州一带的特产,相传部分也由黄月英所制造或发明。

关于鹅毛扇,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阿丑曾就学于名师,艺成下山时,师傅赠送她鹅毛扇一把,上书“明”、“亮”二字。二字中还密密麻麻地藏着攻城略地、治国安邦的计策。并嘱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后来黄承彦的乘龙快婿,就是吟啸待时、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来蜀国丞相诸葛亮。

结婚时,黄月英便将鹅毛扇作为礼物赠给诸葛亮。黄月英问诸葛亮:“诸葛先生,可知道送你羽扇的用意?”诸葛亮说:“是礼轻情义重吧。”阿丑说:“可知还有其二?”诸葛亮百思不得其解。阿丑便说:“诸葛先生,你刚才跟家父畅谈天下大事,我发现你讲到曹操、孙权时,眉头深锁、忧心于中,我送你的这把扇子是用来给你遮面的。”聪明的阿丑姑娘知道,大丈夫做事要沉得住气,不能情绪波动,更不能让人家发现,而成不了大事。

诸葛亮娶了阿丑后,孔明对鹅毛扇爱如掌上明珠,形影不离。无论是六出祁山,还是草船借箭、空城计等生死存亡之际,他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惊,胸有成竹,胜算在握。他这样做不仅表达了他们夫妻间真挚不渝的爱情,更主要的是熟练并运用扇上的谋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