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第三名)后面是什么?古代状元第一探花第三,但是为什么中探花的人更高兴

探花(第三名)后面是什么

探花(第三名)后面是科举第四名为二甲第一名,称亚元,清代称为“传胪”。

明清每科考毕,录取人数自一百至四百余名不等,分为三甲。一甲三人,即状元、榜眼和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赐进士出身。

二甲第一名,称“传胪”,又称亚元(起初,三甲头名亦称传胪,后仅限于二甲头名)。三甲若干人(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赐同进士出身。

这里的“同”实际上表示的却是“不同”,目的当然是为了给落第贡士(非举人,举人是乡试合格者,只有经过会试合格,才能进行殿试)一点心理安慰,省得他们一时想不开了上街游行,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扩展资料

明清时期的科举有乡试、会试、殿试三种。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考卷的成绩,由阅卷大臣打分,获得前十名的考卷,皇帝还要亲自过目,考中的被赐予进士。

殿试两天后,皇帝要召见新考中的进士。考中的进士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恭立天安门前听候传呼,然后与王公百官一起进太和殿分列左右,肃立恭听宣读考取进士的姓名、名次。这就是“金殿传胪”。“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晋见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传胪

古代状元第一探花第三,但是为什么中探花的人更高兴

自从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后,许多文人墨客便通过读书应试走上官途,为自己谋一份前程。而考试要经历重重选拔,非常之难,如果走到了最后,自然能成为人上人,不过,这份实力可不是谁都有的。应试结果的最高荣誉即为殿试前三,分别被称为头名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一般为皇上钦点,所以要看皇上的心情,而且状元一般看的是书法和文采最好,但是状元也不一定适合做官。从隋朝科举制建立,到清朝被废除,期间一共产生了几百名状元。有的状元确实有真才实学,比如王维,文天祥等。但其中也不乏只会做诗,不会做事的草包,再加上要看殿试当天皇上的心情和见识,所以状元水分还是挺大的。很多状元都是寒窗苦读数十年,等当上了状元,年纪也不小了。

探花是殿试一甲第三名,但除了文采突出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要求,那就是容貌。状元和榜眼都只看文采,而探花却还要看外表。一般中探花之人都是文采斐然,外形俊朗的年轻人,是所有进士中长得最好看的。

探花可以说是内外兼修,而且被最高掌权者皇帝所认可。年纪轻轻,聪明不凡,容貌昳丽,这可以说是当时少有的年轻男子能达到的完美境界了吧。当然是值得高兴的。而且较好的外貌有时也能带给他们一些好处,如果被公主或者王公贵族的有识之士赏识,那他们的官途将会更加的平顺。

古代科举中的第三名为什么叫探花

探花一词与唐代科举考试之后的活动有关。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榜上有名的士子喜庆之余,会相约举行盛大的宴游活动,叫做杏园探花宴。此时是春季,正值杏花怒放之时,红杏遂被称为及第花。新科进士们要选出两名最年轻者当两街探花使,或探花郎,骑马遍游长安的大街名园,采摘各种早春鲜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如果这两位探花郎没有比他人先得到牡丹、芍药等名花,就要受罚。探花郎的称呼原本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并没有关系,名额也不是一名,而是两名或者三名。   到了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完善。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都是天子门生。到了南宋,探花正式成为第三名进士的专名。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元为头一个,第一之意)。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头虽然也是指状元,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唐朝没有榜眼之说,此时的探花郎也只是个与宴游活动相关的戏称。到了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则分列其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面部的两只眼睛,所以称作榜眼。北宋时的陈若拙没有文才却中得第二名,被时人嘲笑为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探花,于是榜眼成了第二名的专名。因此可以说,科举考试的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最终成于南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